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电子制作》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市工商局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优秀期刊。 《电子制作》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办刊尊旨:作为一份综合性的科技类学术刊物,《电子制作》杂志旨在推广电子科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电子制作》杂志提倡社会各界在学术研究过程...>>更多

应用技术

您的位置:首页 > 应用技术

投资与外向型经济驱动下的区域发展格局
信息来源:《电子制作》杂志社 发表时间: 2022/1/12 阅读数:504

投资与外向型经济驱动下的区域发展格局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从投资和外向型经济驱动为主加快向科技创新驱动和内需拉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区域发展格局在转型发展中的变化将成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新因素、新机制的新命题,而且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对转型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统计数据分析传统发展模式——投资和外向型经济驱动下形成的区域发展格局的基本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投资拉动区域经济的力度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而显著增加,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增加;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贡献程度在省际层面正逐步超过投资和外向型经济的贡献;当前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差距大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科技创新能力对未来区域发展的作用及区域发展格局有可能强化“沿海—内陆”梯度的前景,提出在创新驱动下我国区域间发展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的预测结论,从而说明统筹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同协调、均衡、共享等区域发展理念的必要性。针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新一轮发展中最大短板是科技创新能力落后,为避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起跑线上就落伍,提出了着力资源优势转化、激活“三线”科技创新潜力以及打造创新链条等培育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创新驱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通过1998—2013年15年的数据分析,在投资拉动与外向型经济驱动下,我国经济保持平均两位数增长速度过程中,区域之间发展水平严重失衡,东部地区因其对投资和外向型驱动力响应大而获得迅速发展,进一步扩大了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①。

1 投资拉动

投资拉动经济的力度在不断增加。1998年固定资产投资为2.7万亿,2006年突破10万亿。2008年由于美国发生次贷危机,进而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为了应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央政府追加投资4万亿刺激经济发展。自2009年之后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3年增加到44万亿。相应的,我国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逐步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从1998年的33.2%,增长到2013年的69.5%。

投资拉动区域经济的力度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而显著增加。东部地区经历了吸引我国绝大部分的投资的发展阶段之后,近几年投资增长逐渐进入相对平稳期,投资占全国比重从1998年的61.7%下降到2013年的49.0%,同期,中部和西部投资比重分别从29.8%、8.5%增长到39.2%、11.7%。伴随着我国的投资重点逐步从东部地区推向中西部地区,区域间的投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各地区受投资拉动发展的基本模式并没有改变,甚至在投资向中西部推移过程中,这一拉动作用反而在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反映了地区经济增长受投资驱动的程度,1998年三大地带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均在34%左右,到2013年东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为58.9%,而中西部分别高达81.9%、90.5%,可见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更加强烈地依赖投资驱动。

2 外向型发展

外向型经济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拉动作用

始终居于高位。1998年全国进出口贸易额仅为3240.1亿美元,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贸易超高速增长,2004年增速高达35.6%,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到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已经达到41.589万亿美元,是1998年的11.8倍。尽管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发展呈先增后减的趋势,1998年仅为36.1%,到2004年时高达68.5%,2013年又下降到了42.2%,但外向型经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居于高位。

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明显的增加。我国对外贸易的空间分布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2013年排名前8位的省区,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福建、天津等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82.1%,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区;而排名后5位的省区甘肃、贵州、西藏、宁夏、青海等进出口贸易总额仅占全国0.63%,全部分布在西部地区。各地外贸依存度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1998—2013年,东部地区外贸比重一直保持在87%以上。2013年上海外贸依存度高达132.8%,其次是北京(130.1%)、广东(107.1%),还有江苏、浙江、天津、福建外贸依存度都超过了50%。中部地区外贸依存度从6.1%增至10.5%,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有所增加。西部地区当前外贸比重仅有2.2%。

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

在投资与外向型经济驱动下,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基本都属于外向型驱动经济增长、投资驱动能力有所下降的类型,中西部地区仍然属于依靠投资的内生型增长、外向型经济驱动能力缓慢提升的类型。整体上,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均没有实现向科技创新驱动和内需拉动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型,因此,东部地区的区域发展对全球化经济动态响应比较敏感,而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对国家政策倾斜特别是投资政策倾斜的响应比较直接,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产生了我国十三五时期之前的区域差异性发展走势,形成了我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

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人均GDP增长了40101元,年均增长13.8%。从三大地带增长差异分析,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50499元,而中、西部分别仅增长31873元、29264元。从绝对差距来看,东部与中部的人均GDP差距,1998年为4846元,2005年突破10000元,后逐步扩大到2013年的23490元;东部与西部的人均GDP差距,1998年为5455元,2004年突破10000元,后逐步扩大到2013年的26690元,差距较东部与中部更大。而同处于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小,中部人均GDP略高于西部。可以看出,我国人均GDP在投资和外向型经济的驱动下实现了迅猛增长,但地区间增长差异极不均衡,东部与中、西部差距逐渐拉大。

2013年,全国人均GDP的达到43320元。分析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可以清楚看出,人均GDP超过全国水平的11个省区除内蒙古外均分布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水平最低的3个省区是云南、甘肃、贵州,分别仅为25245元、24519元、23092元。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不同省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巨大。

参考文献:

1]陆大道.中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地理科学,2015,35(10):1207-1219.

2]新华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15-11/04/c_128392424.htm.

3]樊杰,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樊杰,吕昕,杨晓光,等.(高)科技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内涵及其创新战略重点[J].地理科学,2002,22(6):641-648.

5]李国平,王春杨.我国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时空演化——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实证[J].地理研究,2012,31(1):95-106.

6]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J].地理研究,2003,22(3):261-271.

7]唐德祥.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D].重庆:重庆大学,2008.

8]徐建华,鲁凤,苏方林,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24(1):57-68.

9]程华,廖中举,戴娟兰.中国区域环境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6):985-991.

10]洪明勇.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实力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5):606-610.

11]孟晓晨,李捷萍.中国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与区域发展差异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4):79-81,96.

12]朱勇,张宗益.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92-98.

13]程叶青,王哲野,马靖.中国区域创新的时空动态分析[J].地理学报,2014,69(12):1779-1789.

14]方新.中国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路甬祥总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十六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5]蒋天颖.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6):22-29.

16]Bode.ThespatialpatternoflocalizedR&Dspillovers:Anem-piricalinvestigationforGermany[J].JournalofEconomicGeography,2004,4(1):43-64.

17]方远平,谢蔓.创新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中国省域的ESDA-GWR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9):8-14.

18]中国科技统计信息中心.中国主要科技指数数据[EB/OL].http://www.sts.org.cn/KJNEW/maintitle/MainTitle.htm.

19]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4):387-398.

20]朱春奎.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J].人文地理,1999,14(S1):75-77,35.

21]谷建全.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J].区域经济评论,2014(3):102-105.

22]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3]MorenoR,PaciR,UsaiS.Spatialspilloversandinnovationac-tivityinEuropeanregions[J].EnvironmentandPlanningA,2005,37(10):1793-1812.

24]张光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创新能力溢出效应的地区差异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3):197-198.

25]樊杰,曹忠祥,吕昕.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空间结构解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4):289-301.

26]张晓平,陆大道.中国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及空间组织形式[J].地理科学,2004,24(2):129-135.

27]樊杰,杨晓光,胡东升.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效应及其约束—引导机制[J].地理研究,2002,21(6):772-780.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