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电子制作》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市工商局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优秀期刊。 《电子制作》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办刊尊旨:作为一份综合性的科技类学术刊物,《电子制作》杂志旨在推广电子科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电子制作》杂志提倡社会各界在学术研究过程...>>更多

信息工程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工程

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
文章来源:《电子制作》杂志社 发表时间: 2021/10/15 阅读数:261

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

摘要:本研究考察在社会分层与性别分层的交互作用下,生命历程中的两个竞争性理论———“累积优势/劣势理论”和“年龄中和效应理论”,哪一个更能解释中国男性和女性所经历的健康不平等。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追踪数据和成长曲线模型发现,性别对社会分层导致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发展有独特的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处于健康劣势,这一劣势是因为女性从教育和收入所获得的健康回报比男性低。此外,女性之间因为教育和收入导致的健康不平等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缩小,男性之间的健康不平等程度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因此,本研究不支持健康不平等的“累积优势/劣势假说”,而是在女性群体中支持“年龄中和效应理论”。

关键词:社会分层健康不平等;性别分层;生命历程;累积优势/劣势年龄中和效应

生命历程视域下的年龄效应:健康不平等的加剧还是缓解?

健康的社会不平等研究最近引入了生命历程的视角。在这个理论框架下,研究者将个人的自传性的经历和事件放在他们所生活的历史时间与空间背景下分析,以期寻找一种将生命的个体意义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方式。生命历程的理论视角明确表示,个人特征及其转变是在一生之中进行的。与社会分层相联系,在个体层面,个人经历的不平等程度随着年龄老化而增大或缩小;在群体层面,个人之间的差异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就本文对健康梯度的研究而言,个体在一生中会经历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或下降,而健康总的来说是往下滑,对社会分层与健康之间动态关系的解析应放眼于整个生命跨度中,置于个体、家庭和社会多个层面中,并结合个人年龄、出生世代和历史时期来分析。

生命历程的研究关注因社会分层导致个体一生所经历的不平等的社会机制。“累积优势与劣势效应”就是一个被系统发展起来的假说,并得到较多验证。这一概念最初由默顿在他的经典论文《科学中的马太效应》中提出。累积优势意指某一群体所具有(而另一群体不具备)的优势资源会随着时间而积累,意味着该优势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差距随着时间而加大。这所谓的“优势”是指一些关键的资源和回报,比如学术名声、财富或健康。这些社会不平等由社会机构产生,并在社会分层过程中贯穿整个生命历程。

在分层过程中,“(资源拥有的)劣势将增大个人所面对的风险,而优势则增加个人所面临的机遇”。累积优势与劣势的概念反映并超越了传统的“穷的越穷,富的越富”的说法。在优势与劣势的累积过程中,初始的细微差异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放大,这让早期在教育、健康等方面处于劣势状态的个人或群体很难赶上。因此,教育等社会资源早期的不平等将会动态地影响后来的职业、收入和财富积累,从而将一个弱势的群体置于长久甚至更加弱势的境地。

迪普莱特和艾瑞奇曾指出累积优势与劣势在分层研究中的两种模式。第一种被称为“路径依赖型累积优势”,由默顿关于科学界职业发展的理论发展而来,主要关注在某一群体内部的不平等的演变;第二种被称为“身份变量间持续并交互的影响效应”,来自于布劳和邓肯关于身份获得的群体差异研究。前者主要关注个体间不平等的累积,后者更关注个体的群体身份所导致的不平等。

对于后一种研究模式而言,各身份变量的交互影响意味着社会经济资源对不同群体的回报是不一样的。以布劳和邓肯的经典研究为例,他们指出,黑人本身就将导致劣势的累积,因为种族对其他社会资源产生的回报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生。比如,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的职业地位要比同等教育程度的白人为低,而且年龄越大,职业差距越大。布劳和邓肯称这一现象为种族与教育交叉影响导致的“不合理的、不正当的”社会分层。

就健康而言,累积劣势的视角让我们认识到在生命早期由社会经济地位导致的健康不平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大。个体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比较健康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健康呈下降趋势。社会底层人士的健康下降得更为迅速,因为他们长时间暴露在健康风险性因素中。比如,吸烟对年轻人没有太大影响,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吸烟的危害会带来严重的疾病、身体失能,甚至导致死亡。再比如,因教育反映的社会资本也是随着生命历程的发展而累积。社会资本能够动员各种不同的社会资源。缺乏社会资本在年轻时也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负面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累积,最终在中老年期导致不同教育水平者之间健康差距的扩大。由此,社会优势群体的健康就维持着一种持久甚至逐渐增大的优势。

不少追踪性研究支持这一理论,并发现在中年晚期,与中上层人士相比,社会底层人士的健康状况下降得更为迅速。比如,有学者利用三年的追踪数据,发现因教育程度导致的健康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这个健康状态包括自评健康、生理性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威尔逊等利用历时17年的PSID追踪数据发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多个维度———包括教育、收入、财富等——导致的健康差异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大,这个趋势并不仅限于中年晚期,而是延伸至老年中期,即75岁以上的老人。

但在健康不平等的年龄效应研究中,也有研究发现,健康的阶层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并没有变化,有的甚至还有缩小的趋势,或者在青年期增大,在中年后期和老年早期达到最大,但在老年后期有缩小或趋同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为“年龄中和效应”。也就是说,进入老年阶段,教育和收入导致的健康不平等程度会得到缓解。随着人们步入老年期,生物性衰老更能预测个人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就会下降。不过,也有学者指出,这一现象跟选择性生存有关。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可能在中年后期或老年早期就去世了。而较低社会阶层健康状况差者较多,他们较早逝去,留下的都是健康状况较好的个体,导致健康状况的阶层差异在老年期不甚明显。总之,在健康不平等的年龄效应的研究中,到底是健康状况的阶层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变大,还是因年老而缓解,尚无定论。

参考文献

[1]包蕾萍.2005.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J].社会学研究(4):120-133.

[2]胡安宁.2014.教育能否让我们更健康[J].中国社会科学(5):116-130.

[3]焦开山.2014.健康不平等影响因素研究[J].社会学研究(5):24-46.

[4]李婷、张闫龙.2014.出生队列效应下老年人健康指标的生长曲线及其城乡差异[J].人口研究38(2):18-35.

[5]齐亚强.2014.自评一般健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社会34(6):196-215.

[6]孙菊、宋月萍.2008.城市人口健康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10):46-48.

[7]王甫勤.2011.社会流动有助于降低健康不平等吗[J].社会学研究(2):78-101.Beydoun,MayA.andBarryM.Popkin.2005.

[8]“TheImpactofSocio-EconomicFactorsonFunctionalStatusDeclineamongCommunity-DwellingOlderAdultsinChina.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