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电子制作》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市工商局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优秀期刊。 《电子制作》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办刊尊旨:作为一份综合性的科技类学术刊物,《电子制作》杂志旨在推广电子科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电子制作》杂志提倡社会各界在学术研究过程...>>更多

数字产业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产业

未来教育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耦合
文章来源:《电子制作》杂志社 发表时间: 2021/10/14 阅读数:264

未来教育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耦合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兴起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它们正全面地推动着教育变革,如何正确看待和面对新技术给未来教育带来的变革和可能风险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因此,该文基于耦合视角,提出未来教育需在技术与生命之维的双向扩展中达成耦合。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新技术变革引领着未来教育的器物、制度和思想之变,但同时也以其“用”“艺”和“道”规约着教育,带来遮蔽生命意义的异化风险。未来教育的逻辑起点、价值过程和行动指向均与生命不无关系,生命之维是未来教育的原点和归宿,但生命之维的实现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未来教育需超越单一的技术或生命之维,在耦合中达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为此,技术之维与生命之维的耦合需彰显生命价值,促进未来教育的技术输入从“外部嫁接”迈向“内部生长”;把握生命尺度,实现未来教育技术运用的边界从“模糊”走向“清晰”;提升生命质量,推进未来教育的技术输出从“效果”转向“效益”。

关键词:未来教育;旨归;技术之维;生命之维;耦合

耦合本是物理学名词,后被广泛引申和应用于其他学科。所谓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乃至于最后联合起来的现象[23]。所谓技术与生命之维的耦合,一方面包含着二者之间双向滋养的生成过程,即生命之维是技术之维的内在价值目的,技术之维是生命之维的外在行动手段;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二者间双向视角形成的动态过程,既要以生命之维的视角看待技术之维,也要以技术之维的视角审视生命之维。基于此,技术之维与生命之维之间需通过“技术输入”—“生命价值”、“技术运用”—“生命尺度”、“技术输出”—“生命质量”三个层面的动态耦合打造未来教育的复杂系统。

(一)彰显生命价值:促进未来教育的技术输入从“外部嫁接”迈向“内部生长”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客体的属性与功能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从这种关系范畴出发,未来教育的技术输入便有两种路径,一是有了问题找技术,一是有了技术找问题,前者是从教育的内部需求出发选择技术,是内发的主动的抉择,后者是从外部的技术发展考量教育,是被动的适应,我们应遵从第一种路径,主张教育主动介入和选择技术,而不仅仅一味适应而成为技术发展的附带品和最后壁垒。技术从外部侵入教育是危机,从内部生发则是契机,真正具有生命价值的技术是从教育内部主动生发的而非从外部强行嫁接的。

充分彰显技术输入的生命价值。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为应对教育发展的困境、消解学生学习的负担、提升教师教学的效能而积极采纳新的信息技术,便是从教育的内部需求出发,深刻嵌入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生命需求而做出的积极主动的选择,这样的技术自出现开始就是深度融入个体生命需要的,是对技术与教育整合之生命价值的彰显。相反,我们要避免为迎合技术发展的潮流,而随意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强行加入技术的元素,这样的技术是脱离教育发展的需求,是与个体生命成长需要“脱嵌”的,这样不仅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反而会使技术在嫁接到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水土不服”和“机体拒斥”的现象,这是遮蔽技术与教育整合之生命价值的体现。

用技术精神来表征技术的生命价值。未来教育中引进的新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或学习工具,而且还深刻地彰显着技术的创造者及使用者的某种内在规范和信念。研究表明,技术精神是由技术性质所决定的贯穿于技术行为始终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24]。由于技术精神本身内含着伦理规范和价值判断的理性自觉,因此技术输入的全过程会时刻受到技术精神的约束。换言之,一项技术是否符合生命发展的深层诉求,是否满足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在技术输入之前之后都需要以技术精神为标尺来衡量其符合规律性和伦理性的程度。总而言之,技术与生命之维的耦合要求人们以技术精神为准绳来表征技术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沈费伟.技术能否实现治理——精准扶贫视域下技术治理热的冷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5):81-89.

[美]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353.

朱永新.未来学习中心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17,35(9):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熊建辉校译.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72.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120.

[6]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50-251.

[7][14]张晓鹏.论技术异化之根源及其超越[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6,23

(5):68-70.

[8]钟启泉.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10):8-14.

[9][19]吕鹏,朱德全.未来教育视域下教育评价的人文向度[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1):40-45.

[10]叶波.追寻教学中“技术”的生命力[J].教育发展研究,2015,(22):75-79.

[美]加涅.教育技术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1.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58.

[美]古德莱德.学校的职能[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64.

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第一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

黎加厚.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教

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2):3-10.

[17]李政涛.教育学的生命之维[J].教育研究,2004,(4):33-37.

[18]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7-140.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叶澜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20.

[德]卡尔·雅思贝尔斯.雅思贝尔斯文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258.

字词语辞书编研组编.新编现代汉语词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6.922.

樊勇,高筱梅.技术精神:一种值得关注的精神形态[J].学术月刊,2011,43(6):18-23.

刘庆龙.重塑教学改革的技术之维[J].当代教育科学,2018,(4):22-28.

张应强.现代化的忧思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1999,(6):12-16.

郑永廷等.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2013,34(11):4-10.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