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电子制作》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市工商局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优秀期刊。 《电子制作》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办刊尊旨:作为一份综合性的科技类学术刊物,《电子制作》杂志旨在推广电子科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电子制作》杂志提倡社会各界在学术研究过程...>>更多

应用技术

您的位置:首页 > 应用技术

“利剑”之“双刃”:未来教育的新技术引领与异化
文章来源:《电子制作》杂志社 发表时间: 2021/10/13 阅读数:230

“利剑”之“双刃”:未来教育的新技术引领与异化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兴起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它们正全面地推动着教育变革,如何正确看待和面对新技术给未来教育带来的变革和可能风险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因此,该文基于耦合视角,提出未来教育需在技术与生命之维的双向扩展中达成耦合。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新技术变革引领着未来教育的器物、制度和思想之变,但同时也以其“用”“艺”和“道”规约着教育,带来遮蔽生命意义的异化风险。未来教育的逻辑起点、价值过程和行动指向均与生命不无关系,生命之维是未来教育的原点和归宿,但生命之维的实现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未来教育需超越单一的技术或生命之维,在耦合中达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为此,技术之维与生命之维的耦合需彰显生命价值,促进未来教育的技术输入从“外部嫁接”迈向“内部生长”;把握生命尺度,实现未来教育技术运用的边界从“模糊”走向“清晰”;提升生命质量,推进未来教育的技术输出从“效果”转向“效益”。

关键词:未来教育;旨归;技术之维;生命之维;耦合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渗透于社会的每一个缝隙,社会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信息技术的身影,未来教育概莫能外。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正在并将持续影响着教育的各个环节,技术将成为未来教育必须考虑的重要元素,未来教育离不开技术,但也绝不唯于技术。所谓耦合,要求两个系统之间必须存在某种关联,且耦合的结果是耦合各方的属性交错重迭,通过缩小或放大各方属性,共同导致一个属性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形成。鉴于此,本文将沿着“为什么耦合”和“如何耦合”两条脉络展开阐述。概言之,新技术的革新将引领教育的变革,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技术异化的风险。无论未来新技术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守教育的生命之维,而生命之维的实现同样呼唤技术的支持。未来教育需打破传统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力促技术与生命之维在双向滋养中达成耦合。

技术之维是从技术发展和技术运用的维度来审视教育的发展,它强调在教育发展中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将技术作为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将从改变教育的外在形态开始,进而改变教育的内在结构乃至教育思维。然而,作为一种人工力量,科学技术从被人类创造开始,就暗含了风险的成分[1]。因此,未来教育需要积极适应技术所带来的教育变革,更需警惕“技术异化”的风险。

(一)未来教育的变革以技术变革为先导未来教育是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未来教育能够在社会发展和技术引领下不断实现变革和提升。教育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由生产力所决定,而教育生产力的主要部分是教育技术,教育变革最终取决于教育技术的革命。技术的每一次变革无不引领着教育的进步。

技术变革推动教育的“器物”之变。所谓器物之变,即指向教育的工具及手段等教育之“用”的层面。从文字的出现,到印刷术的问世,到电视广播的发展,再到多媒体网络的使用,技术的每一次变革无不引领着教育的改变。新技术对教育的改变首先体现在教学工具的更新、教学手段的进步。在人类历史上,传统的教学主要依靠黑板、粉笔等单一的教学工具,教师几乎是学生知识习得的唯一来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幻灯片、投影仪的出现,过去静态的、单调的教学内容被加工成影像资料、图片、声音,教育变得愈加生动。近来,计算机、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普及,人工智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掀起了教育工具的重大变革。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教学工具的突出特点,教育工具的更新将教育空间、时间进行了无限扩展和延伸,在线学习、虚拟学习、移动学习、远程教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事物。新技术引领之下的教育器物之变,为更深层次的学校教育制度之变奠定了基础。

技术变革助力教育的“制度”之变。相比器物之变,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教育的制度之变要更为深刻。至此,技术对教育的改变已由“用”的层面深入到“体”的层面,且触及到了教育的价值内层。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指出,未来教育应在教育制度结构的改造、课程革新和更加注重未来三个方面进行变革[2]。现代学校制度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在信息技术影响下,未来教育将突破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学习内容的学校教育制度,转而成为非正式化、个性化、终身化、泛在化的超越时空的制度形式。据多份《地平线报告》显示,重设学习空间已成为加速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重要趋势。与此相适应,未来教育将趋向差异化、学习时间趋向弹性化、学习内容愈显定制化、学习方式凸显混合化、学习评价趋向过程化、学习机构愈发开放化、教育管理走向精细化[3]。简言之,与传统学校教育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制度、教育评价制度、教育管理制度、教师发展制度等都将在适应泛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改变。

技术变革引领教育的“思想”之变。新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不仅改变着教育的手段和制度,而且新技术内在的技术理性将通过影响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改变着有关教育的要素及相关关系,重塑着人们对教育目的的认知。技术深度融入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将逐渐由知识的合法来源和教学权威,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学习的组织者、陪伴者和引导者,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得到深刻彰显。在互联互通的智能化时代,教育目的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教育的发展不再仅是为了习得技能和谋求生存,甚至不止是为了个人的终身发展,教育和知识将被视为全球共同利益[4]。事实上,思想之变是最关乎个人的,是最为深刻的,也是最为缓慢的。因此,在新技术引领教育变革过程中,极易出现思想之变的相对滞后。很多时候新兴的技术和制度已在教育中得到普遍采用,而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却很少被接受,这就是未来教育的“脱序”[5]现象。所谓“脱序”既可以是器物与思想的脱序,也可以是制度与思想的脱序,如“采用新式教学工具的老师,满脑子仍是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思想”便是思想与器物脱序的例证。

未来教育的新技术运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表现出从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生成路径。但受到科技理性和技术自主性的驱使,很多教育工作者在使用教育技术时,自觉不自觉地将“人”当成“物”,无限制地在教育中使用科学技术,导致未来教育的新技术运用出现“目中无人”的异化现象。

参考文献:

沈费伟.技术能否实现治理——精准扶贫视域下技术治理热的冷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5):81-89.

[美]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353.

朱永新.未来学习中心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17,35(9):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熊建辉校译.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72.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120.

[6]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50-251.

[7][14]张晓鹏.论技术异化之根源及其超越[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6,23

(5):68-70.

[8]钟启泉.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10):8-14.

[9][19]吕鹏,朱德全.未来教育视域下教育评价的人文向度[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1):40-45.

[10]叶波.追寻教学中“技术”的生命力[J].教育发展研究,2015,(22):75-79.

[美]加涅.教育技术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1.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58.

[美]古德莱德.学校的职能[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64.

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第一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

黎加厚.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教

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2):3-10.

[17]李政涛.教育学的生命之维[J].教育研究,2004,(4):33-37.

[18]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7-140.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叶澜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20.

[德]卡尔·雅思贝尔斯.雅思贝尔斯文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258.

字词语辞书编研组编.新编现代汉语词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6.922.

樊勇,高筱梅.技术精神:一种值得关注的精神形态[J].学术月刊,2011,43(6):18-23.

刘庆龙.重塑教学改革的技术之维[J].当代教育科学,2018,(4):22-28.

张应强.现代化的忧思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1999,(6):12-16.

郑永廷等.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2013,34(11):4-10.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