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电子制作》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市工商局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优秀期刊。 《电子制作》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办刊尊旨:作为一份综合性的科技类学术刊物,《电子制作》杂志旨在推广电子科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电子制作》杂志提倡社会各界在学术研究过程...>>更多

应用技术

您的位置:首页 > 应用技术

中小学美术课程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来源:《电子制作》杂志社 发表时间: 2021/8/7 阅读数:203

中小学美术课程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以下简称“学校”)自 2011年起,就将中小学美术课程一体化的实践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抓手加以建设,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和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文梳理和思考其开展的美术课程一体化实践活动。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课程;一体化;实践思考

艺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自 2011年底承担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个性发展”的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以来,就将中小学美术课程一体化的实践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抓手加以建设。

中小学美术课程一体化指构建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各个学段之间过渡自然、知识连贯、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相互衔接的美术校本课程体系,强调美 术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内容的系列化、形式的多样化和管理的集约化。实践 7年来,中小学分别开设了纸版画、木刻、陶艺等 14项一体化美术校本选修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助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推动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成效斐然。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结合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和学生培养四方面的实践过程与经验,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和针对性的建议。

1、课程建设方面

1.1关注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一体化的培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价值观念。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2016 年 9 月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将核心素养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高中美术课标组据此提炼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个美术核心素养。

因此,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呈现是学校中小学美术课程一体化实践的指引方向,在具体实践上,一是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情特点和学生核心素养在美术学科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分学段制定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二是尝试建立螺旋式进程的、可操作的培养和评价模式,从单一的知识、技能转向关注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审美及创意表达能力,形成递进关系,实现一体化贯通培养。

1.2注重精品美术校本课程一体化的建设与衔接

目前,学校中小学校本精品选修课程衔接有序,部分课程已 成为市、区级精品课程,其中龙湖版画社团和六朝松陶艺社团被评为市十佳中学生社团,《黑白木刻版画》获市中学校本精品课程展示评比三等奖,陶艺工作坊获区中学生艺术展演工作坊评比特等奖,成功举办两次全国非遗进校园研讨会暨剪纸展活动,提高了我校中小学美术学科在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美术精品校本课程的一体化探索将是学校未来三年的工作重点,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拓展精品校本课程衔接的门类,如分别成立教师工作室,小学四点钟课堂增设陶艺、粉彩画、书法、素描等课程,中学增设剪纸等课程;二是考虑教师跨学段教学和外聘专业名师,中小学合办展览,形成常态、系列化,形成分校美术文化特色;三是探索出美术校本课程一体化的校本化实施模式、学生实践策略和评价策略,构建从小学到高中相互衔接、过渡自然、知识系统连贯的美术校本课程一体化体系。

1.3推进美术功能教室的整体规划和有效利用

专用美术功能室的建设是中小学美术课程一体化实践的基础和保障,学校中学和小学艺术中心启用 10年来,现有美术教室 16间、学生作品陈列室 1间、版画室 1间、陶艺工作坊 1间,种类较为齐全。但是,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和美术课程一体化的实践,艺术中心缺乏整体规划、美术专用功能室数量不足、教室装修和硬件器材设施老化等问题逐渐暴露,目前已难以很好地满足学校美术教学和课程一体化的实践需要。

因此,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推进、合理规划和布置打造美术专用功能室、工作室尤为重要。具体来说,一是重点打造版画、素描、书法和剪纸等专用工作室;二是及时更新各教室的教学硬件器材设施,如投影、音响设备、桌椅等;三是考虑打通中小学规范使用美术功能室和工作室的可能性。

2、课堂教学方面

2.1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体化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的,是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美术课堂能真实地呈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带动其他习惯的养成。

美术学习习惯要从低年级抓起,主要从以下角度出发:一是培养学生课前工具材料的准备习惯,使其养成做事严谨、细心的态度;二是培养学生认真聆听、学会合作的习惯,形成关注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三是培养学生专注的习惯;四是培养学生自信展示自己、欣赏他人的习惯。

2.2推进课堂教学和评价模式一体化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少教多学 精讲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提升、拓展总结”6环节 24字“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此框架下,美术学科紧扣学科特点,细化并初步构建了一体化美术课程评价标准,评价项目涵盖课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总评四方面,课程内容占比 35%,具化为课时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占比 30%,具化为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和教学特色; 学生活动占比 35%,具化为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总评设定为等级评价,每项均制定了评价要点。

同时,针对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欣赏和技法课型,学校在中小 学美术课程一体化实践中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究,基本构建了 具有鲜明特色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如欣赏课型:情境导入、提出问题、教师讲解、作品欣赏、分组讨论、总结提升;技法课型:情 境导入、欣赏探究、分组讨论、教师示范、实践体验、展示评价。

接下来的工作,一是要重点结合美术学科各学段不同课型 的教学特点,和学校“少教多学”“课堂精讲六要点”教学要求,开 展集体备课,在课堂实践中集众人智慧,继续调整和推进欣赏和 技法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二是强化同组、跨组和跨学段听课评 课制度,找出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课堂管理与执行力研 究,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在实践中完善学校美术课不同课型的 课堂教学模式;三是研究各学段的评价模式和考核机制,在实践 中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构建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3、教师发展方面

3.1关注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

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关键在于艺术教师具备的学科 素养,艺术教师不仅要德艺双馨、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较 高的艺术修养,而且应具有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开发课程 的能力及科研能力。学校现有美术教师 16人,曾获区先进教研 组称号,累计获评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区学 科带头人 3人,区骨干教师 6人,教师的整体学科素养较高且具 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学校后续将在大视野、大艺术的美术一体化发展方向指引 下,积极为教师提升学科素养搭建平台,坚持校内培养和外出学 习交流结合,重点关注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通过组织参与聆听专 家讲座、观看高水平的展览等形式的学习活动,抓好梯队建设, 让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我素养。

3.2重视教科研和专业发展

学校美术教师各有专业特长,课堂教学富有特色,在市、区 优质课评比、基本功大赛等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多篇论文在省 级期刊发表和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学校多次承办市、区级教 研活动,在市、区具备一定优势和影响力。如,2017 年 11 月和 12月,学校举行了 2次市美术教研活动,美术教师 2人开设市级 公开课、2人开设市级讲座。

学校之后将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一是以科研促发展, 推行推磨听课、推门听课和督导听课的三级听课制度,鼓励教师 开展教案设计、同课异构评比、说课演课等形式的教学竞赛活 动,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了解最新动态,定期开设公开课,邀 请专家定期指导备课、点评课堂,提高教学水平;二是创立名师 工作室,集体分工协作,紧密结合学校中小学美术课程一体化项 目和自身专业特点,继续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或案例、制作 微课,编写并出版美术课程一体化校本教材;三是让教师阅读与 专业相关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并及时与其他教师交流,提高理论 修养;四是成立教师工作室,坚持训练教师专业基本功,提升专 业水平。

4、学生培养方面

4.1重视学生基本美术素养培养

美术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美术素养 不仅指对基本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指应具备的基本美术态度。

按照国家中小学美术素养培养要求,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学 科基础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 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态度和审美能力,优化学生的美术素 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结合学生兴趣,有重点地进行专 业化培养。

4.2关注学生美术兴趣爱好的培养

学校学生来源广泛,学生个性丰富多样,学习能力水平有所 区别。关注学生美术兴趣、爱好方面的培养,一是让每位学生都 能参与学校的美术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作品展等 活动,为学生营造表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氛围;二是重视小学四 点钟精品课堂、中学选修社团精品课程建设,教师要发挥自己的 专业特长,开好精品选修课程,让选课学生能学有所得;三是组 织好各级各类美术比赛,以赛促练,让选课学生学有所获。

4.3关注美术特长生辅导培养

及时发现有一定美术天赋和特长的学生,登记学生的基本 情况,为优秀的美术特长生建立档案,建立美术特长生参赛辅导 机制,在各级各类美术活动中为他们提供艺术实践和特长展示 的平台,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给予他们持续性的关注和跟踪培 养。

5、结语

美术课程一体化校本课程建设,就是将小学、初中和高中作 为一个整体而建构和实施的美术校本课程,系统的设计美术学 科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式课程体系,使小学至 高中各学段对美术学科的学习既自成系统,又前后衔接、过渡自 然、知识连贯,力求为个性特长明显的学生提供不间断跟踪培养 的课程平台。

事实证明,学校美术课程一体化的建设与实践,在提高了学 生的美术素养的同时,为美术个性特长明显的学生提供了不间 断跟踪培养的美术课程平台,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满足 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同时将各学段相互独立的校本课程整 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消弭了校本课程开发中各自为政、交 叉重复的现象,有利于各学段之间的衔接,提升了个性化教育的 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青文.新型艺术教育教师论.教育评论,2008(1).

[2]李艺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千年历史文化古镇贡川.学周刊,2017(10).

[3]尹少淳.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美术教育,2016(4).

[4]伍怀林.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与管理,2013(23).

[5]刘静.着力打造德艺双馨教师团队.中国教育学刊,2011(S2).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