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电子制作》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市工商局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优秀期刊。 《电子制作》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办刊尊旨:作为一份综合性的科技类学术刊物,《电子制作》杂志旨在推广电子科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电子制作》杂志提倡社会各界在学术研究过程...>>更多

信息工程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工程

教育质量与跨入学阶段比较
信息来源:《电子制作》杂志社 发表时间: 2021/10/29 阅读数:349

教育质量与跨入学阶段比较

摘要本文关注教育不平等状况在不同入学阶段的变化。本文认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文化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将随着入学阶段(小升初阶段、中考阶段、高考阶段)的上升而降低,而学校等级的影响将升高,这是差异选拔、个体生命历程发展及早期异质教育三大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采用CGSS2008数据,利用多元lo{;istic回归模型检验了上述假设,结果显示:小升初阶段的不平等最为严重,随着入学阶段的提升,即在小学一初中一高中一大学的升学过程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文化背景的影响逐渐被学校等级所取代。早期教育的公平问题必须得到更多重视。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教育获得;MMI;学轨制;教育公平

现有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两点。首先,研究主要关注各阶层成员的教育机会获得在数量上的不平等,对教育质量的不平等研究尚显不足。这或许是因为如何界定教育质量存在争议,决定教育质量差异的制度性因素在各个国家也有所不同,因难以进行谤国比较。但反过来说,加入质的维度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某一特定国家的教育不平等状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探讨教育质量的不平等仍然是有益的。就现存的研究成果而言,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 -2008》是探讨教育质量不平等的一个新尝试。他从重点学校制度和学轨制两个维度分别构造了学校等级模型:小学升初中阶段的入学转换结果被分为升人重点、非重点、未升学三类;初中升高中阶段与高中升大学阶段则分别从重点制、学轨制两个维度各进行一次划分,前一维度分为升人重点、非重点、未升学,后一维度分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未入学。基于CGSS2008的相关数据,他发现重点学校制度以及学术/职业教育的双轨制维持了教育不平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学生更有可能进入重点学校或进入学术轨道。此外,这种不平等还具有累积优势。

吴愈晓的研究是该领域的一个新突破,不过他对重点和非重点、学术和职业两条分析路径所做的区分可能导致对先赋性要素作用的低估。教育分轨( tracking)制度与重点学校制度确实是划分教育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将它们处理为两个平行的维度仍有可商榷之处。事实上,根据吴愈晓的划分,在探讨重点制影响的时候,普通非重点学校(包括高中与大学)与职业学校被划归为一类;在探讨学轨制影响的时候,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也被划为一类,从而增大了组内差异,影响了估计结果。

实际上,中国的职业教育机构也并不像欧洲国家一样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技术训练,其毕业生不具有堪比学术轨道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从而难以成为学生人生规划的合理选择之一。在中国,职业教育往往沦为学术型教育的附庸。各层次教育系统中基本形成了重点、非重点、职业教育的等级结构。尤其是在中国统一招生考试的钳度安排下,重点学校、普通非重点学校、职业学校依次按照考分高低录取学生,十分清晰地显示出等级差异。

现有研究的第二个不足在于对跨阶段比较的忽视。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探讨其实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可以针对某一特定入学阶段,探讨家庭背景的影响是否在不同同期群间有变化;同样也可以针对同一同期群,探讨家庭背景的影响是否在不同入学阶段有变化。

梅尔提出入学转换模型时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家庭背景的影响随着入学阶段的提高慢慢减弱,此后在各个国家、各个同期群内部开展的比较研究结果也是惊人的一致,全部支持前述结论。然而国内学界对于不同入学阶段的比较始终关注得不多,这可能是因为近年来统计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家庭背景随入学阶段提高而影响减弱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作是统计技术的不足而造成的假象。然而本文依然认为,跨入学阶段的比较是对现在以同期群比较为主的研究的有力补充,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同期群比较研究多探讨宏观结构因素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如教育扩张、人口生育率下降等等),而跨入学阶段的比较则有助于我们从微观的个体角度——尤其是个体生命发展的角度理解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

其次,中国的教育分组制度与美国不同。在美国,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每学期想上的课程,学生根据所选的课程分组或分轨(tracking)到大学预备课程、普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中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家长的预期、自身的学习能力、动机等因素每年对课程安排进行调整,学校内部的流动性很大。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在中国,学校内部的分组尽管存在,但相对而言要小得多,中国的主要分组或分轨体现在学校之间——有些学校是重点学校,有些是普通学校,有些则是职业学校。而且中国学生每学期的课程基本固定不变,由学校统一制定,学校内部的可流动性相对要小得多。因此,中国学生的一次升学转换,很可能就直接决定了他所能获得的教育质量,而经过3年不同质量的教育又会影响到学生下一次的升学转换。也就是说,教育的这种累积影响或者路径依赖比美国要更强。由于这种累积效应的存在,我们很自然地会想了解家庭背景对于早期教育与后期教育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

正是从这两点不足出发,本文力图在探讨教育不平等时加入质的维度,将学校类别分为重点学校、非重点学校、职业学校和来入学四个等级,对不同入学阶段的教育不平等状况做出比较。当然,在个体入学阶段发生变化的同时,人口、制度、社会结构等宏观因素也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在控制这些因素的条件下探讨前者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巴兰坦,珍妮.、弗洛伊德.M.海默克,2011,《教育社会学一系统的分析》,熊耕、王春玲、王乃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陈云松、范晓光,2010,《社会学定量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测估社会互动的因果效应研究综述》,《社会》第4期。——2011,《社会资本的劳动力市场效应估算——关于内生性问题的文献回溯和研究策略》,《社会学研究》第1期。

[3]冯乐安,2012,《:谁更容易上大学——关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研究的文献述评》《教育学术月刊》第8期。

[4]高明华,2013,《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及干预策略  以农民工子女为例》,《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5]郝大海,2007,《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 -2003》,《中国社会科学》第6

[6]洪岩璧,2010,《族群与教育不平等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教育获得的一项实证研究》,《社会》第2期。侯龙龙、李锋亮、郑勤华,2008,《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获得的影响——社会分层》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