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电子制作》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市工商局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优秀期刊。 《电子制作》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办刊尊旨:作为一份综合性的科技类学术刊物,《电子制作》杂志旨在推广电子科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电子制作》杂志提倡社会各界在学术研究过程...>>更多

网络通信

您的位置:首页 > 网络通信

“人工智能”:美好憧憬和需求的理想
文章来源:《电子制作》杂志社 发表时间: 2021/10/13 阅读数:233

“人工智能”:美好憧憬和需求的理想

摘要:人工智能+教育的基本定位,是最终以人在其中受到教育作为根本。在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与建设中,教育不能被作为常量对待,它在人工智能与社会生活多重复合关联中持续变革运动。人的智能是有文化的,人工智能+教育不会仅从自然的和技术的层面获得实现,而需要从认识发生及其与自然、历史、文化、语言、社会生活诸方面的终极探究中建构它的基础,进而发展出人机交互实现的人工智能与文化教育交互的构成性运动。教育的真实发生,是教育根本和永恒的起点,由此出发,展开它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可能性,成为我们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建设的道路。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居间的构成性;人机融合;智能化教育环境

人工智能,寄托着人类美好憧憬和需求的理想,在当今时代获得条件和机遇重新崛起,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1],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2]。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本身是当今时代高新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蕴含着严格科学的追求和丰富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此相应,人工智能+教育的响应亦应在教育自身专业意义上具有同样严格的科学面貌。

伴随人工智能的重新崛起,人工智能是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动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教育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领域,被视为人工智能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3]。2016—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布《教育2030议程》、《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等工作文件或报告,并多次举办全球性会议,以期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教育变革的潜能4]。有学者指出,这表明利用人工智能变革教育已经成为共识各国教育机构应该规划好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路径,提升课堂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确保教学环境的可靠性,增加教育支持服务的广泛性。[5

2017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20177月,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应用;[62018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

201811月,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7],对当前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梳理出智能教育环境智能学习过程支持智能教育评价智能教师助理教育智能管理与服务人工智能+教育的五个典型场景,确定了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育的五个发展趋势,指明了在此发展历程中尚需破解的五个典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五个建议。[8

人工智能+教育的技术探索在实践应用方面的发展也日渐呈现迅猛之势。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学习领域的研究以及适用于不同对象群体和应用场域的教育机器人纷纷面世;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技术应用研究成果,包括机器人学习、深度学习、个性化学习、自适应学习、学习分析、情感计算、智慧教育、大数据等主题高潮迭起[9];人工智能与教育行业相结合,业已产生出精准诊断、个性化推荐、智能导师、智慧化决策、智能陪伴等五类形态。[10]这些探索在教育技术产品、辅助手段的开发,促成真实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产生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人工智能+教育的蓬勃发展,也引起更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有学者提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应以何回应教育本质、坚守教育本心、定位变革的使命与担当。传统的教学活动是否应该继续存在,教师是否会被智能机器人教师取代。[11]在针对这些问题探讨的过程中,研究者对教育人工智能的内涵与目标定位渐趋一致。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其目的在于支持或帮助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问题的解决,促进教育过程最优化。[12]有学者认为,教育的人工智能旨在通过更深入、更微观地探究、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是如何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影响的,进而为学习者高效地进行学习创造条件[13];也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的技术运用促进了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的智慧转型在普及化的学校教育中提供适切学习机会,形成精准、个性、灵活的教育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14]当优化教育过程、理解学习的发生、服务学习成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关键词时,对如何以教育学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15]、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将如何存在等这类本原问题的终极追问也就不容回避。有学者指出,对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何在,教育的方式和性质将如何改变,如何保证教育的价值选择和方向,教育将面临怎样的伦理抉择的思考和回答,将决定人工智能在教育上乃至在未来社会能够走多远。[16]面对人工

智能+教育如此蓬勃的发展及其可能引发的深刻变革,教育学应当以怎样的方式作出怎样的应对才能不辜负时代的机遇,推进响应时代特点的教育变革与发展呢?

本文将要展开的人工智能+教育作为居间的构成性存在这一命题,是我们就这一问题的探索。教育是真实的人的智能形成发展的实现,这一实现是机器执行机制和过程所不能替代的。正是在这里,引起我们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思考和选择。我们的思考和选择首先确立这样的原则:立足教育、着眼未来、把握根本、瞄准先机。这一原则的四个方面前后贯通,形成我们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特点选择教育应对的起点。人工智能+教育作为居间的构成性存在这一命题也在这一原则的展开中发展出来。

立足教育是这一原则总体的基本理念。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存在形态,决定了它在智能时代到来之际同样不可替代的根本地位。这也决定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基本定位,最终以人在其中受到教育作为根本皈依而存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持,将提供的是具有智能时代特点的新型教育环境而不是对教育发生的替代。正是这一基本定位,直接促成我们提出人工智能+教育作为居间的构成性存在这一命题。

参考文献:

1][2][6]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27.

3]段世飞,龚国钦.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9,(3.

4][5]黄荣怀,等.人工智能促教育2030议程实现[N.中国教育报,2019-05-18.

7]余胜泉.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Z.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2018.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