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电子制作》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市工商局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优秀期刊。 《电子制作》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办刊尊旨:作为一份综合性的科技类学术刊物,《电子制作》杂志旨在推广电子科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电子制作》杂志提倡社会各界在学术研究过程...>>更多

科普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教育

强国崛起与高等教育创新的两个逻辑前提
文章来源:《电子制作》杂志社 发表时间: 2021/10/8 阅读数:236

强国崛起与高等教育创新的两个逻辑前提

摘要强国崛起必需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培养必需一流高等教育;历次工业革命都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变革性影响,新工业革命为后发国家建设一流高等教育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推进“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新经济、应对未来战略竞争、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要把“新工科”建设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催化剂”,系统推进高等教育的理念创新、专业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变革。

关键词新工科高等教育创新变革新工业革命

历次工业革命都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变革性影响,新工业革命为后发国家建设一流高等教育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历次工业革命都对高等教育变革产生了强大推动力,一个国家抓住工业革命发展的机遇,主动谋划,汇聚人才,民族崛起就有了智力支撑。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1760至1830年前后,法国诞生了一批工程师学院,如世界上第一个专门培养工程师的学校———巴黎路桥学校,还有巴黎理工、巴黎高师这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校,为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培养了大量精英工程人才和管理人才,助推了法国的强大。英国工业革命之初,牛津、剑桥等老大学的改革是保守的,但随着工业革命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特别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对科学技术教育的强烈需求,英国于19世纪初掀起了一场新大学运动,如1826年成立的伦敦大学学院,增设自然科学、数学和商科等领域的课程;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新大学也纷纷成立,加强实用知识的研究和传授。当时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没有理学院,甚至不承认新大学的学位。但是传统大学的保守阻挡不了工业革命向前发展的滚滚洪流,到1850年前后,牛津、剑桥开始设立理学院,大规模培养产业需要的人才,促进了英国的发展和强盛。第三次工业革命以IT产业、信息化为标志。在20世纪70年代,IT产业的雏形已经出现,最初的网络已经成型。但是高等教育无法提供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1971年,美国授予“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学士学位的只有2388人[4],经过20年左右时间,高等学校大规模设置计算机相关专业,IT产业才能在20世纪90年代真正蓬勃发展起来,确立了美国在信息时代的主导地位。

“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正在奔腾而至,需要高等教育做出变革和调整,真正为未来谋划好人才培养。近年来,高等教育创新已成为全球趋势[5],有很多新建大学在短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世界高水平大学。例如,香港科技大学于1991年建立,近几年在亚洲大学中一直名列前茅。这其中,创新是重要基础,如果是完全模仿复制其他大学的模式,很难超越别人。香港科技大学创业中心(跨学科教育中心)以培养未来的企业家和鼓励大学社区成员直接参与新技术的商业化为目标,招收的学生进入中心后与导师商定学习方案和课程,不受传统学院和专业的限制,可以从新的专业毕业,这就是一种模式机制的创新,是新大学真正能够实现超越的主要动能。又如,美国欧林工学院于2002年才开始招收首批学生,经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已经成为全球工程教育领域的领跑者。欧林工学院致力于培养未来工程界的领军人物,其核心理念是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超越学科知识,依托开放型项目开展“跨学科”教学,强化“情境性”学习和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合作思维、跨学科思维、创业思维、伦理思维和全球思维。再如,德国学者在介绍未来大学时提到,在学生入学时,高校就要预判毕业时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开展前瞻性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这样学生毕业的时候才有可能适应和引领未来产业的发展。新建大学有天然基因,能够推进高等教育创新;而传统大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育人理念和模式。例如,斯坦福大学在《2025计划》中提出“开环大学”的理念,创新性地解除了入学年龄的限制,学习时间延长到一生中任意加起来的六年,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完成各阶段的学习。最新公布的《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现状》报告中指出[6],工程教育进入了快速和根本性变革时期,最好的工程教育不限于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小而精学校,新的竞争者将为未来优秀工程教育建立新的标准。

总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民族崛起的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顺应历史规律,把握大势、主动应答、前瞻谋划,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和民族崛起。

参考文献:

[1]吴岩.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1-3.

[2][3]吴爱华,等.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7(12):44-48.

[4][7][8]吴爱华,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5]UNESCO.RethinkingEducation:TowardsaGlobalCommonGood?[R].2015.

[6]RUTHGRAHAM.TheGlobalStateoftheArtinEngineer-ingEducation[R].2018.

[9]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7-12.

人工智能创新与中国高等教育应对(上)

[9][10]李德毅.智能时代的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5-10.

[13]王宝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程精神[J].高校教育管理,2018(1):41-47.

[14]张勇.文化·融合·多元:新工科建设的三重向度[J].重庆高教研究,2018(4):91-100.

[15]马楠,等.智能时代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169-172.

[16]陈涛,邵云飞.《华盛顿协议》:内涵阐释与中国实践———兼谈与“新工科”建设的实质等效性[J].重庆高教研究,2018(1):56-64.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