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电子制作》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市工商局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优秀期刊。 《电子制作》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办刊尊旨:作为一份综合性的科技类学术刊物,《电子制作》杂志旨在推广电子科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电子制作》杂志提倡社会各界在学术研究过程...>>更多

网络通信

您的位置:首页 > 网络通信

资源内化与结构授予
文章来源:《电子制作》杂志社 发表时间: 2021/9/9 阅读数:222

资源内化与结构授予

摘要本文关注教育不平等状况在不同入学阶段的变化。本文认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文化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将随着入学阶段(小升初阶段、中考阶段、高考阶段)的上升而降低,而学校等级的影响将升高,这是差异选拔、个体生命历程发展及早期异质教育三大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采用CGSS2008数据,利用多元lo{;istic回归模型检验了上述假设,结果显示:小升初阶段的不平等最为严重,随着入学阶段的提升,即在小学一初中一高中一大学的升学过程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文化背景的影响逐渐被学校等级所取代。早期教育的公平问题必须得到更多重视。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教育获得;MMI;学轨制;教育公平

1.数据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 CGSS2008)CGSS2008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中国内地的城市和农村地区抽取了6000人的样本,其中城市和农村的样本量分别为3982人和2018人,具有全国代表性。该数据收集了有关被调查者教育经历的详细信息以及家庭背景方面的信息。本文选取在1978 - 2008年间升人初中、高中或大学的被调查者作为样本。并且,由于本研究目的是考察家庭背景对个人教育获得的影响,这里的教育经历获得被严格定义为正规、脱产的全日制教育,在职教育均不纳入考量。此外,毕业时间和入学时间间隔超过5年或以上的样本也不计人模型(如初中毕业5年后进入高中继续就读,该样本不进入初中升高中的升学模型)。

2.变量

2.1因变量

本文的因变量为每入学阶段的入学情况。并且在每入学阶段的拟合模型中,排除了未接受低层次教育的样本。以初中升人高中为例,未曾就读于初中者不纳入模型。余下曾就读于初中的样本则进一步傲如下编码:未升入高中=o,进入职业高中=1.进入非重点高中=2,进入重点高中=3。其中,重点中学(包括初中与高中)的定义为县、地级和省/直辖市属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定义为教委直属和中央或国家部委直属高等院校。类型划分以该阶段进入的第一所学校为准。

2.2自变量

本研究的自变量包括以下几个。

(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本文以子女14岁时父亲的职业状况换算的标准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SEI)作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测盘指标。ccss按照“1988年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代码”(ISC088)记录受访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职业,因此可以方便地转化为ISEI

(2)家庭文化背景:本文以父母受教育年限作为家庭文化背景的指标。CGSS 2008记录了受访者父母的详细情况,本文计算父母受教育年限以父母双方受教育年限较高一方为准。具体来说,未受过教育=o,私塾=3,小学=6.初中=9,高中及三校生=12,大专=15,本科=16,研究生及以上=19

(3)学校等级:升学时所在学校等级。以初中升入高中为例,未曾就读于初中者不纳入模型,区分普通初中与重点初中,以虚拟变量的形式进入模型。高中升大学阶段则区分职业高中、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实际进入模型的是职业高中和重点高中两个虚拟变量。

2.3控削变量

(l)性别:以男性为参照组,男性=0

(2)民族:以汉族为参照组,汉族=0

(3)14岁时主要居住地:分成4类,包括农村、镇和县城、地级市以及省会/直辖市,以农村为参照组。该变量比户口的解释力更好。

(4)兄弟姐妹数:以曾经有过的所有兄弟姐妹数作为变量的测量指标。

(5)升学历史阶段:本文以升学的历史阶段来控制人口、制度、社会结构等宏观因素的影响。CGSS2008记录了被访者详细的教育信息,包括每一求学阶段的起讫时间。对于成功进入下一阶段(如初中毕业进入高中)的受访者,以较高阶段第一所学校的人校时间作为升学时间;对于未成功进入下一阶段(如小学毕业未进入初中)的受访者,以较低阶段最后一所学校的毕业时间为升学时间。随后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及教育政策的变化区分两个升学历史阶段:1978 - 1991年、1992 - 2008年,以1978 - 1991年组为参照组。毕业时间和入学时间间隔超过5年的不进入模型。

2.4统计摸型

由于本文的因变量是多分类变量,同时参照国内外研究的惯例,本文采用多元logistc回归的方法,并采用STATA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前文提及的8个变量除了ISEI系数(除以10)、父母教育年限、兄弟姐妹数直接作为数值型连续变量进入模型外,其余变量都以虚拟变量的形式进入模型。

参考文献:

[1]巴兰坦,珍妮.、弗洛伊德.M.海默克,2011,《教育社会学一系统的分析》,熊耕、王春玲、王乃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陈云松、范晓光,2010,《社会学定量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测估社会互动的因果效应研究综述》,《社会》第4期。——2011,《社会资本的劳动力市场效应估算——关于内生性问题的文献回溯和研究策略》,《社会学研究》第1期。

[3]冯乐安,2012,《:谁更容易上大学——关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研究的文献述评》《教育学术月刊》第8期。

[4]高明华,2013,《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及干预策略  以农民工子女为例》,《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5]郝大海,2007,《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 -2003》,《中国社会科学》第6

[6]洪岩璧,2010,《族群与教育不平等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教育获得的一项实证研究》,《社会》第2期。侯龙龙、李锋亮、郑勤华,2008,《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获得的影响——社会分层》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