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电子制作》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市工商局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优秀期刊。 《电子制作》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办刊尊旨:作为一份综合性的科技类学术刊物,《电子制作》杂志旨在推广电子科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电子制作》杂志提倡社会各界在学术研究过程...>>更多

计算机教学

您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教学

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意义和思考
文章来源:《电子制作》杂志社 发表时间: 2021/8/26 阅读数:214

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意义和思考

摘要:1978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两个以外延发展为主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和两个以内涵发展为主的稳定发展阶段,内涵和外延两种发展方式交替互动,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规模扩张还是内涵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表明,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在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顺应社会与群众的根本需求,发挥政府的意志和推动力,调动地方政府办学积极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内涵发展

1999年为开端的高等学校大扩招,是中国政府立足国情、面对有限资源约束、打破常规做出的一项跨世纪的重大战略,是在极其困难和各种矛盾交错中开拓出的一条新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美国用了30年(1911—1941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韩国用了14年(1966—1980年)、日本用了23年(1947—1970年)、巴西用了26年(1970—1996年)的时间,实现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15%的飞跃,达到了大众化的水平。中国高等教育大约用了十多年的时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从1990年的3.4%提高到了2002年的15%。[9]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一)国家意志是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

从中国的两次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两个七年)可以看出,政府意志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二大的召开,推动了高等教育的第一次跨越式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将高等教育事业看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了高等教育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在1999—2002年,三年招生规模和在学规模双双翻番,毛入学率增长5个百分点,达到15%,中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显示了国家意志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二)跨越式发展需要发挥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

无论是英国红砖大学的崛起,还是美国社区学院的蓬勃发展,都表明高等教育区域化已成为当今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高等教育区域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高等教育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获得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并承担相应的发展区域高等教育的责任。无论是从教育财政政策来看,还是从地方政府的利益来考量,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特殊时期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办学积极性。19799月,中共中央决定重新恢复1963年确立的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高校管理体制,鼓励省级政府和中心城市兴办大学,充分发挥了地方各级政府的办学积极性,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次跨越式发展。

(三)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需求是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

与欧洲中世纪大学强调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不同,与19世纪德国大学醉心于学术研究的象牙塔也不同,现代大学已经日益走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经成为仅次于政府的主要服务站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10]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职能,也已经成为大学主动的价值追求。我们多难的星球再也负担不起那种局限于象牙塔中追求奢华了……学术水平不应当由学术而学术,而应当由为全国和全世界提供服务来证明其价值。11]社会服务已经继教学、科研两大功能之后被看成现代大学的第三大功能。

以代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美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全面服务于战后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和生育高峰期出生的青年求学和就业需求,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区域化、开放化和市场化,全面融入美国的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国家实力的提升中,近半个多世纪不断涌现的社区学院、一流大学、巨型大学、多元化大学、创新型大学和盈利性大学就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求这一发展趋势的明显体现。可以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百姓教育需求正在不断创造和改变美国和世界的高等教育形态,推动了大学机构的创新和转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

2]别敦荣,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4

3]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252.

4]纪宝成.扩招让高教发展驶入快车道[N.中国教育报,2009-09-21.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