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电子制作》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北京市工商局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优秀期刊。 《电子制作》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办刊尊旨:作为一份综合性的科技类学术刊物,《电子制作》杂志旨在推广电子科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电子制作》杂志提倡社会各界在学术研究过程...>>更多

计算机教学

您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教学

智库时代的高等教育研究
文章来源:《电子制作》杂志社 发表时间: 2021/8/19 阅读数:248

智库时代的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综合改革的新时代。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后,专业化的高等教育智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库时代的高等教育研究强调跨学科和实用化。中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都曾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学科化。当前这些机构都兼有理论创新和资政服务的双重使命,一些机构在资政服务上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些机构的智库建设与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的性质和水平上,更表现在体制机制上。推进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向智库建设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是要从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中心转变。二是要从基础研究为主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为主转变。三是要从各自为战的科研模式团队合作科研模式转变。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学科化;高等教育智库;学术转型

1、引论:智库时代的高等教育研究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综合改革的新时代。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后,专业化的智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事实上,早在世纪之交,为了应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吸收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智慧,以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1999年,为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部先后在全国66所高校设立了15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中教育类基地12个。2006年,为了组织高水平战略研究和软科学研究,建立高校创新体系,教育部先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4个战略研究基地,其后又在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大学设立了11个教育战略培育基地。2011年,为了开展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为教育科学决策服务,教育部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5所大学共建教育规划和战略研究中心。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4年,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治理支撑,教育部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推进计划》指出,高校智库要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要瞄准国家急需,凝练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在推进计划的激励下,各高校掀起了一股智库建设的新浪潮,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入了智库时代。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始于改革开放时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批大学率先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3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由经验性研究向学科化转型。在初创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以经验研究为特色。20世纪80年代,随着高教领域的拨乱反正,为了加强对学校自身发展的研究,中国高校普遍设立高等教育研究所或者高等教育研究室。这些机构针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大量的校本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大部分研究者理论储备的薄弱和学术训练的不足,使得高教研究室的校本研究经验和方法没有得到较好的总结和提升。校本研究朝着行政化方向发展,大部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成为了秘书性的服务机构咨询机构。但也有部分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室有意识地朝学科化方向发展,走向学术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之路。其中,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向学科化方向转型最为成功。随着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开展,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学科化时代,大批高教理论成果涌现出来。第二次转型是由学科化、理论化向跨学科、实用化转型。高等教育研究的过分学科化,窒息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生机与活力,陷于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境,面临严重的合法性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强烈面向问题、强烈面向实践、强烈面向应用的院校研究迅速崛起。院校研究是利用现代管理科学、高等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提高大学办学水平所开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院校研究的核心是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跨学科性。第一次转型的主题是整合,第二次转型的核心是分化。前者试图将高等教育研究学科化,用理论性和专业化来规范高等教育研究;后者主张高等教育研究的多元化和实用化,强调高等教育不是一个学科,只是一个研究领域,跨学科是其突出特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二次转型可以用知识生产模式理论来解释。知识生产模式理论是迈克尔·吉本斯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这是一种旨在说明当代学术转型的理论。迈克尔·吉本斯等人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学术界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学术转型,知识生产模式正在转向知识生产模式。与传统的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学术模式)不同,知识生产模式强调学术研究的应用导向和跨学科。这两种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学术模式强调基于学者个人的自由探索,学术模式重视以应用为目的的跨学科研究。学术模式的成果形式主要表现为公开发表的专著和期刊论文,学术模式的成果形式主要表现为研究报告、政策方案等内部报告。在学术模式下,成果评价方式以同行评价为主导,成果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它对所在学科知识增长的贡献;在学术模式下,成果评价并非完全以学科知识创新为标准,政策价值、实践意义也是成果评价的重要维度。

参考文献:

1]马海泉:《建设新型高校智库服务科学决策》,《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第4期。

2]周光礼:《政策分析与院校研究:中国院校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3]周光礼、谢清:《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与进展:2012年年度报告》,《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7期。

4]文东茅、沈文钦:《知识生产的模式与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第4期。

5]伯顿·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吴康宁:《新型教育政策智库的基本特征》,http:www.si-noss.net/2013082247258.html.20130822

7]周光礼:《反思与重构:教育法学的学科建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8]胡鞍钢:《建设中国特色一流高校智库》,《中国智库》2013年第12期。

9]陈学飞:《汪永铨先生与北大高教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汪永铨先生八十开怀集》2008

360 百度 中国知网